港府在上環(huán)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設置大型實驗室加強小區(qū)檢測,華大基因香港火眼實驗室前線總指揮曹蘇杰表示,16個氣膜實驗室已建成,全部檢測儀器本星期內可進場。實驗室每天可檢測10萬個樣本單管,若采用三混一或五混一的混檢方式,檢測能力可提升至每天30萬至50萬個,但需要600名檢測人員每天3班輪流工作。
為應對依然嚴峻的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香港特區(qū)政府已宣布將盡快推行全民免費自愿檢測,華大基因等三間內地在港設立的實驗室也參與檢測工作。
坐落于中山紀念公園的火眼實驗室由華大基因建成,從物資在深圳裝車發(fā)送,到16個氣膜實驗室建成,用時不足12個小時。
據悉,5日22時,香港火眼實驗室指揮部向華大基因深圳總部發(fā)出物資準備的啟動申請,立即獲得批準。6日16時,首車物資從深圳發(fā)往香港,并于21時抵達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7日凌晨3時30分,16個氣膜火眼實驗室搭建完成。
曹蘇杰介紹,前5個氣膜實驗室已于11日完成設備的鋪設和調試,全部檢測儀器于本周內均可入場。
曹蘇杰表示,華大在之前協(xié)助特區(qū)政府進行高風險人群核酸檢測時就已經做好了準備,而氣膜實驗室具有部署快、運送方便、環(huán)保節(jié)能等特點,利于快速開展大規(guī)模檢測工作。
7月以來,香港暴發(fā)以本地病例為主的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目前累計確診病例已超4000例。盡快進行全民檢測,追蹤病毒源頭與軌跡,隔離輕癥狀、無癥狀等患者,成為香港防疫抗疫的當務之急。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表示,源頭不明的個案仍然較多,意味著社區(qū)傳播風險較高。病毒檢測是十分重要的抗疫手段,可以實現早識別、早隔離、早治療的目標。
回應香港特區(qū)政府請求,中央政府組建了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助港抗疫,其中7名先遣隊隊員已于8月2日抵港協(xié)助開展實驗室工作。
曹蘇杰表示,位于中山紀念公園的火眼實驗室每天可檢測10萬單管。若采用三混一或五混一的混檢方式,檢測能力可提升至每天30萬至50萬。要達成這個目標,需要600名檢測人員每天三班輪流工作。
特區(qū)政府食物及衛(wèi)生局局長陳肇始日前表示,預計香港將有500萬人參與檢測,并強調檢測涉及的個人資料受私隱條例保護,不會流到境外。
目前,香港核酸檢測實行自愿原則。7月以來至8月4日,特區(qū)政府衛(wèi)生署公共衛(wèi)生化驗服務處和特區(qū)醫(yī)院管理局共進行和處理了近35萬例檢測。然而,受限于公營機構檢測能力不足,香港非高風險人群的市民若想進行檢測,往往只能去收費比較昂貴的私家醫(yī)療機構。
曹蘇杰說,內地廣泛采用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采樣,需要大量醫(yī)護人員近距離接觸被采樣人,但樣本準確性較高,目前在香港會推薦用口咽拭子自采樣的方式推進接下來的大規(guī)模核酸檢測。
盡管特區(qū)政府和絕大多數團體與市民對內地援助香港抗疫表示歡迎與感謝,但仍有部分攬炒派污蔑內地檢測人員來港播毒檢測結果不準確將港人基因送往內地等。位于中山紀念公園的火眼實驗室自開建以來就不斷受到攬炒派的騷擾。
曹蘇杰表示,香港的采樣管上只有一行編碼,檢測人員無法從中獲取被采樣人信息,而經過滅活、掃碼錄入、送檢、二次滅活、分裝、檢測的流程后,實驗室僅是判斷得出檢測結果,并將其上傳至特區(qū)政府的系統(tǒng)中。
在擴大檢測范圍的情況下,‘火眼實驗室’承擔的是篩查的任務。曹蘇杰說,檢測為陰性的樣本將會銷毀,而陽性的樣本則送交特區(qū)政府衛(wèi)生署化驗機構進行確認。
此前,華大基因除參與武漢和北京抗疫中的核酸檢測外,還在丹麥、法國、意大利、加拿大、塞爾維亞、沙特阿拉伯、阿聯(lián)酋等國的抗疫行動中作出了貢獻。
曹蘇杰說,香港火眼實驗室的建設與運作是建立在前期大規(guī)模核酸篩查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既有符合國際標準的實驗室,又有被世衛(wèi)組織列入緊急采購清單且在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使用的檢測試劑盒,足以確保香港全民普測的順利實施。
(圖文選自新華社、香港01等)
香港下午茶
HKCD_TIME
長按識別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們